钢铁业“换挡”:深秋转入寒冬 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我们在通往光明的路上,可是现实的残酷却让我们与希望的相聚后会无期。 告别曾经赚的“沟满壕平”的时代,目前的钢铁行业进入发展的“换挡期”。对于钢铁行业的精英而言,对这种变化深有体会。 2013年9月,作为中国钢铁行业的巨头—宝钢董事长徐乐江曾经对媒体表示,钢铁行业尚未到达低迷的时期,钢铁行业仅仅步入“深秋季节”。 2014年5月,徐乐江在一次公开场合上表示,钢铁业已经逐步进入寒冬。 钢市“深秋”转入“寒冬”,伴随着经济增速放缓,钢铁行业的发展也进入了“变速”的轨道。这一点在中钢协1994年编制的钢材综合指数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。 如果把100点作为基点,7月末,钢铁协会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91.88点,连续第10个月低于100点,按月下降1.11点,降幅为1.19%,降幅较上月进一步收窄0.17个百分点;按年下降8.6点,降幅为8.56%。和上一年年底比下降7.32%。而在期货方面,以螺纹钢期货为例,螺纹钢期货价格从3年前的每吨5200元跌到现在的3000元附近,K线图像一级一级的瀑布狂泻不止。 如果之前我们一直在高喊钢市“寒冬”来了属于“狼来了”,那么今年以来对于深陷泥沼的钢企而言,冬天或许真的要来了。 之所以这样说,原因很简单,原来钢铁行业低迷时候赖以脱困的政策救市效应开始逐渐失灵了。 政策“输血”效果呈现出疲态 8月18日,工信部公布第二批2014年工业行业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企业名单,共涉及钢铁等10个产业132家企业。根据公告,第二批名单中所涉及行业包括炼钢、铁合金、铜冶炼、水泥、平板玻璃、造纸、制革、印染、铅蓄电池、稀土等十个产业。之前7月份,工信部公布了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企业第一批名单,共涉及炼铁、炼钢等15个工业行业的1000多家企业。 对于钢铁行业而言,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的紧箍咒一直在继续。 8月15日,住建部发布信息称,2014年全国计划新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700万套以上,其中各类棚户区470万套以上。截至7月底,已开工590万套,分别达到年度目标任务的84%和70%,完成投资8500亿元。 作为拉动钢铁行业需求三驾马车中“铁公基”的铁路投资规模也在持续扩容中,从年初确定的2014年投资规模为6000亿提升至一季度末的6300亿元,再提升至4月份的7300亿元后又提升至年中的8000亿元,如此大的规模资金投入,理论上应该会在钢市带来不小的波澜,可是事情确实事与愿违。 目前的现实情况表现为,政策的泡泡现在很难吹起钢市价格上涨五彩的希望。甚至有些贸易商对这种政策刺激表达出厌倦和冷淡。
(本周价格调整后方形钢管,无缝方管,矩形钢管,改拔方管,镀锌方管,Q235B方管,Q345B方管,低合金方管,热镀锌方钢管,无缝矩形管,不锈钢方管,304矩形管,改拔异型管价格咨询赢鑫郝经理18865266789)yingzuo_1688
|